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中心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沙龙 > 正文
中心第七十六次学术沙龙
发布时间:2019-05-19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抗战大后方研究中心   浏览次数:

5月18日晚,中心邀请了南京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的张连红教授和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的郑成林教授联袂做客中心第七十六次学术沙龙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为“‘大抗战史’视野下的抗战大后方与沦陷区研究对谈”。潘洵教授作为引言人,张连红教授和郑成林教授作为与谈人,刘志英、张守广和谭刚三位教授作为评议人共同参与沙龙活动。另外,中心和学院的三十余名师生也到场参与互动讨论。

潘洵教授首先从英国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米德的话“沦陷区和大后方的研究将成为推进抗日战争研究的重要领域”引入了今天的主题,指出了大后方与沦陷区研究的重要性。潘教授指出,相比于沦陷区的研究,大后方研究的起步相对较晚,需要深入挖掘。

接着由张连红教授发言。张教授从“大抗战”的角度切入本次对谈,他认为90年代初期抗战研究多从军事政治角度,而现在的大抗战史无论是时间范畴,还是从研究范围上都比传统研究要更加广大。历史研究者有义务放大地域范围,扩大研究视角,这样才能更加深入的挖掘历史。最后张教授提出了抗战时期沦陷区人民的心理变化和抗战时期沦陷区与大后方的人口流动两个视角,表达他对大抗战史的理解并鼓励同学们深入研究相关内容。

郑成林教授则从“他者视野中的大后方与沦陷区研究”切入,所谓的他者视野,郑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以战时商人为例进行了说明。史学界常常把战时的经济战比喻成“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足以可见战时经济的重要性。郑教授指出,战时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是经济统制的管理方式,其中商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成为了大后方(重庆国民政府)和沦陷区(汪伪政权)争夺的对象。同时当时的商人处于“爱国”与“通敌”的两难局面,那么从他们的视角出发,则比以往单从军事政治角度研究抗战社会的变化更加复杂。郑教授以当时的唐寿民、周作民等为例,为我们解答了这些疑惑。此后,郑教授还为我们讲解了战时沿海商人内迁至后方之后与四川本地商人之间的冲突以及战时经济格局的演变等重要问题,让我们收获丰富。

中心刘志英、张守广和谭刚三位教授分别结合自己的研究对上述问题进行回应。与此同时,在场的其他会师生也踊跃发言,纷纷就自身在学术研究上的困惑与疑问向两位专家进行了近距离的请教。活动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