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中心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沙龙 > 正文
中心成功举办第66次学术沙龙活动
发布时间:2018-05-31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抗战大后方研究中心 朱明钰   浏览次数:

5月27日晚,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中心邀请到中国近代社会性别与妇女史研究的知名专家、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陈雁做客中心第六十六期学术沙龙活动。本次沙龙的主题为“为何要从性别视角研究抗战史”。中心潘洵教授主持了活动,刘志英教授、赵国壮副教授等百余名师生参与了本次活动。

近年来,抗日战争史研究虽然成果丰硕,但多以民族、国家为叙述框架。而在复杂的历史脉络之中,是否存在无法被民族、国家话语体系所容纳的社会面相?“身不能,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的“匹妇”在民族危亡与奋起反抗的宏大历史之下是否有着与男性不同的战争体验?怎样突破以往抗战时期妇女研究中主要强调“女英雄”“女受害者”的传统视角?陈雁教授围绕着沙龙主题,就以上问题进行了解读。

沙龙从一部关于“战争与性别”的电影——《色·戒》与其所引发的广泛社会讨论讲起。《色·戒》中,潜伏在特务头目易先生身边的女主人公王佳芝,因与易先生之间产生了暧昧的情愫,导致暗杀计划失败。而国民党地下特工郑苹如、汪伪政权里的汉奸丁默邨被普遍认为是这部电影男女主人公的原型。本应是“民族英雄”的王佳芝与汉奸易先生的感情纠葛使电影遭到了“以情欲结构民族主义”等批判。陈雁教授认为:从郑苹茹(王佳芝原型)牺牲后国民政府并未大肆褒恤可看出其与丁默邨的感情并非文人的凭空杜撰。拨开历史的云雾,郑苹茹绝非孤例,这些陷入私人感情与民族情感的交织与纠葛之中的“匹妇”、“像郑平茹或王佳芝这样无法置入——至少无法完全置入民族国家抗战英雄史的历史叙事”既无处安放,势必需要新的研究视角来揭示历史复杂的面相,需要新的叙述框架来突破单一的民族国家话语体系。这既是陈雁教授投入性别史研究的初衷,也是拓宽和深化抗战史研究的客观需要。

陈雁教授指出:中国史的性别研究向来将目光集中在诸如婚姻、家庭、缠足等女性领域,鲜少涉足经济、政治和战争等传统被认为是男性领域的历史。陈教授用“卫生巾的发明与一战”“丝袜与降落伞”两个妙趣横生的实例,证明战争与女性是密切相关的,女性本身在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绝不囿于以往抗战时期妇女研究中主要强调的“女英雄”“女受害者”,“社会性别可以作为推动历史的可能因素来考虑”。

陈雁教授以自己的性别史著作《性别与战争:上海1932—1945》中的第二章:“ 《女声》(1932、1942、1945)”为例,向与会师生分享了怎样从性别视角研究抗战史。《女声》杂志是战时上海最重要的一本女性杂志,陈雁教授以《女声》的战时主编、日本左翼女作家——佐藤俊子为研究切入点,通过讲述佐藤俊子与中共情报人员、俊子主办《女声》杂志的最好帮手、女作家关露以及复旦大学毕业的“五四”新女性、《女声》杂志创办人王伊蔚这三位女性围绕《女声》杂志产生的互动,来探究近代中国民族主义与女权主义的冲突与合作。

陈雁教授认为:中日两国女作家的合作产物——《女声》杂志为佐藤俊子和关露这两个不同民族、不同国籍的女权主义作家间、也为两个敌对国家的妇女之间构建起了一个于两国交战时期跨国协商的公共空间。俊子和关露的斗争与际遇,恰好印证了伍尔芙(Virginia Woolf)的名言:“作为一个女人,没有国家;作为一个女人,我的国家就是整个世界”。在男性中心的民族国家,当女权主义遭遇民族主义,俊子、关露注定都是“异类”。

陈雁教授在围绕《女声》杂志发掘三位女性的命运与互动之时,正视她们在个人情感与民族情感纠葛、女权主义与民族主义碰撞之时相互矛盾、游移不定的立场,探究她们在战争中所扮演之角色。并从性别视角出发,对这些与传统可知的女英雄所不同的女性加以考察并报以“温情之敬意,理解之同情”,既展现出复杂的历史脉络中多元的社会面相,也给我们对于怎样更加人性地认识与审视过去的历史以一个很好的启示。

此外,陈雁教授穿插的文学、电影知识也为讲授增添了极大的丰富性和趣味性。本次沙龙取得了拓宽学术视野,提高史学修养的良好效果,令与会师生受益良多,会场多次掌声雷动,活动在热烈的氛围中落下了帷幕。

(供稿:朱明钰)

(审核:杨宇翔)

西南大学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中心

西南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