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项目
发布时间:2016-12-13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中心
浏览次数:
类 别
名 称 | 主持人 | 时 间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项目) | 真相、正义与和平:抗战时期重庆大轰炸及其遗留问题研究 | 潘洵 | 2006年 |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一般项目 | 民国时期的中国西部科学院研究 | 潘洵 | 2005年 |
重庆市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 | 重庆大轰炸研究 | 潘洵 | 2006年 |
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 | 中国大后方全民抗战研究 | 潘洵 | 2008年 |
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委托项目 | 中国抗战大后方史研究现状调查研究 | 潘洵 | 2008年 |
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委托课题 | 第二次国共合作模式与机制研究 | 潘洵 | 2009年 |
重庆市委统战部委托项目 | 重庆市统战文化研究与建设规划纲要(2011-2015年)研究 | 潘洵 | 2010年 |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 抗战时期的大后方交通与西部经济开发 | 谭 刚 | 2010年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资助”重大培育项目 | 中国城市的文学想象 | 李永东 | 2009年 |
重庆市社会科学重大专项委托项目 | 第二次国共合作环境研究 | 张国镛 | 2009年 |
西南大学校青年基金项目 | 战时重庆文学中心和渝派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 张武军 | 2004年 |
四川省教育厅项目 | 郭沫若、巴金、李劼人文学思想比较研究 | 张武军 | 2005年 |
重庆市重点社科项目 | 中国现代文学的巴蜀视野研究 | 张武军 | 2005年 |
四川省重点项目 | 抗战时期重庆的《新华日报》和郭沫若 | 张武军 | 2009年 |
教育部985创新平台项目 | 抗战时期文学编年史 | 张武军 | 2009年 |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 延安时期(1936-1948)党的文化战略与文学生产研究 | 张武军 | 2009年 |
西南大学博士基金项目 | 重庆地域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三个中心 | 张武军 | 2009年 |
西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基金项目 | 抗战与中国新文学的转型 | 张武军 | 2010年 |
西南大学度博士基金项目 | 近代重庆银行公会研究(1931——1949) | 刘志英 | 2007年 |
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 | 抗战大后方金融研究 | 刘志英 | 2008年 |
西南大学发展基金项目 | 抗战时期大后方地方银行业研究 | 刘志英 | 2009年 |
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专项委托项目 |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成效与影响研究 | 刘志英 | 2009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