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8日上午9点30分,应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中心的邀请,著名民国史研究专家、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专家吴景平教授在学院七楼学术报告厅做了题为“近代史研究的新史料和新视野——以美国和台湾地区为中心”的专题学术讲座。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黄贤全教授出席并主持了本次讲座。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刘志英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朝晖副教授,以及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张瑾教授等部分老师出席了本次讲座。历史文化学院全体博士硕士研究生、部分本科生以及含弘学院的部分学生聆听了本次讲座。
吴景平教授从海外珍藏的民国史档案讲起。首先以美国为例,结合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档案馆、哥伦比亚大学珍惜书籍和手稿图书馆等机构珍藏的蒋介石日记、宋子文、孔祥熙、顾维钧、张学良等国民政府时期重要人物的档案,详细解读了这些档案的具体情况,并结合相关档案原件照片,具体讲述了各个人物档案的来源及其史料价值。吴教授告诫广大的历史学研究生,对于档案的收集不仅要竭尽所能挖掘新的材料,而且对于以前不引起重视的材料,如速写稿之类的档案,也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也许新的史料就隐藏在这些材料之中。其次,吴教授详细解读了台湾地区国史馆、党史馆、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珍藏的相关档案材料。吴教授分析指出台湾地区的研究机构藏有十分丰富的历史档案文献资料,这些资料不仅涉及民国史的研究还有许多晚清时期的材料,对于深化近代史的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吴教授指出近代新史料的出现扩展了我们的研究视野,对于这些新材料的收集、分析和解读可以帮助我们厘清民国史上的重大问题。对于民国史研究已有定论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大历史人物,我们可以根据新的史料得出我们的新的结论。最后,吴教授指出,史料是历史学的生命和源泉,现在大陆的史学和海外、台湾地区的联系都大大加强,历史研究的条件大大改善。作为一个史学研究者一定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研究条件,本着尊重历史的态度,对史料负责,对历史负责。今天我们对前人的历史负责,明天后人才会对我们的历史负责。吴教授精彩的演讲,严谨的治学态度,谦逊的治学精神不时引来师生们的阵阵掌声。接下来,师生们踊跃提问,对于史学研究碎片化的问题、中日战争战后遗留问题等吴教授都一一做了精彩的回答。
最后,历史文化学院黄贤全院长做总结。他指出吴教授的讲座指明了同学们学习历史的方法,要求大家一定要学习吴教授严谨的治学态度,把这种态度用在平时的学习和科研之中。历时近两个半小时的讲座在广大师生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大家表示受益匪浅,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聆听吴教授的讲座。
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中心报道
2012年1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