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中心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会议 > 正文
潘洵教授应邀参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理论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8-07-03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抗战大后方研究中心   浏览次数:

6月30日上午,由高等学校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理论研讨会暨新一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系列读本》出版座谈会在临沂大学举行。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炳林、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局长刘荣刚、中共党史出版社副总编吴江等出席会议。

中心副主任潘洵教授应邀参加会议并作大会交流发言。他认为,“初心”和“使命”就是理想、信念、宗旨,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既是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力量,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并不断凝结革命精神的重要支撑,还是不断开创革命精神研究新篇章的重要法宝。

潘洵教授表示,在共产国际的一大档案中,有三件地方组织报告的俄译稿:《北京共产主义组织的报告》、《广州共产党的报告》和《四川省重庆共产主义组织的报告》。其中,《四川省重庆共产主义组织的报告》详细记载了这一组织成立于1920年3月12日,是迄今所见到的不仅明确宣布自己为共产主义组织、而且成立时间最早,由一群拥护马克思主义、身处内陆的重庆青年独立自主地建立起来的共产主义早期组织。再一次证明了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发生、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即使在偏僻的西南,即使关山阻隔,只要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共产党就一定会出现在中国大地。同时也表明,红岩精神能够产生于重庆,也是有其深厚的革命土壤和历史传统的。

会上,王炳林主任向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孟良崮战役纪念馆以及临沂大学分别赠送了新一批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系列读本》,其中包括潘洵教授和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南方局研究室主任刘志平共同主编的《红岩精神》。该书按照坚持学术性、突出时代性、注重可读性的编写原则,包括红岩精神的历史形成、崇高的思想境界、坚定的理想信念、巨大的人格力量、浩然的革命正气、红岩精神永放光芒等内容,生动、形象地阐释了红岩精神的形成条件、科学内涵、历史地位和时代意义,是一本关于红岩精神的大众化、通俗化的理论读物。

西南大学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中心

西南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2018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