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5日19:00,西南大学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中心在302会议室成功举办第132次学术沙龙。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赵国壮为老师和同学们带来题为“欲望甜蜜:砂糖的全球史”的主题讲座。本次讲座由历史文化学院刘志英教授主持,40余名师生参与讲座。

本次讲座中,赵国壮教授将主讲内容分为“糖料传播”“技术互鉴”“糖品流动”和“消费展开”四个部分。讲座伊始,赵国壮教授首先点明了选题缘由:以砂糖为切入点,打通古代、近代与当代之间的时间鸿沟,探讨其在全球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其次,赵国壮教授介绍了砂糖的历史起源与传播,从《南亚大辞典》《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楚辞》《中国科学技术史》等多种中外史料入手,分析了作为制糖原料的甘蔗和甜菜在全球流动中的旅行逻辑,并进一步考察了手工制糖和机器制糖技术的交流行径。同时,赵国壮教授探查了砂糖跨洲际的贸易流动以及全球糖品消费的展开,从贸易到消费,层层递进分析了砂糖如何由生活中的调味品逐渐演变为连接世界各大洲、推动全球历史进程的关键物质。主讲人以砂糖为线索,串联起世界各大洲的历史,展现了砂糖背后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纠葛。最后,赵国壮教授展望了糖业研究的未来计划:推动西南大学糖业史研究中心国际化建设;与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等国际知名糖业研究机构开展交流合作;以及推动“糖文化”的传承创新,通过开发糖文化研学课程等多种措施建构糖业史文化体系。
在互动环节,主持人对本次讲座做了精彩总结。刘志英教授认为在历史学大多研究领域皆取得显著研究成果的情况下,如何不局限于故纸堆,将历史研究做活?加强对外交往与联系无疑是“活化”史学研究的不二选择。现场老师也与主讲人赵国壮教授交流了对本次汇报的心得和疑惑。就如何在全球史观的指导下开展田野研究、在关注生活中的不同物质时如何发现“道”等问题与赵国壮教授进行互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