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中心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论文 > 正文
中心2019年博士研究生论文答辩
发布时间:2019-05-20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抗战大后方研究中心   浏览次数:

5月19日上午八点半,中心2019年博士研究生论文答辩活动如期进行。此次答辩活动,中心邀请了南京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张连红教授和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郑成林教授分别作为答辩主席参与指导。此外,中心周勇教授、潘洵教授、刘志英教授、张守广教授和谭刚教授作为答辩委员共同出席。答辩活动分为前后两组进行。

第一组由张连红教授担任答辩主席,答辩委员分别为郑成林教授、周勇教授、刘志英教授和张守广教授。答辩人为高佳、吴光会、郭亮。首先,潘洵教授作为三位博士生的导师分别介绍了各位博士生的基本情况及论文选题和写作过程。随后,三位博士生分别对自己的论文做了相关陈述。接着,答辩主席和各位答辩委员分别从论文选题、结构、内容、方法等各方面进行点评。他们认为三位博士生在选题方面均比较独特,同时思路清晰,档案资料的运用也比较丰富。尤其是高佳的论文《全面抗战时期侵华日军无差别轰炸与美国政府的因应(1937-1941)》一文,运用了大量的外文文献,值得肯定。当然,专家们也提出了一些论文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比如在某些章节之间的结构上需要做些细微调整,在史料运用方面可以借鉴口述史的方法等等。针对专家们提出的问题,三位博士分别给出了自己的回复。

第二组由郑成林教授担任答辩主席,答辩委员分别为张连红教授、潘洵教授、张守广教授、谭刚教授。答辩人为汪浩和张格。首先,周勇教授和刘志英教授分别介绍了各自所带博士生的基本信息及论文选题和写作过程。其次,两位博士生分别对自己的论文做了相关陈述,接着由答辩主席和各位答辩委员进行点评。专家们一致认为,两位博士的选题很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收集的档案资料也比较丰富,在论文内容上比较完整。但也存在论文结构不够完整、逻辑方面不够严密等问题。针对各位专家所提出的问题,两位博士生分别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最后,答辩委员会一致认为五篇博士论文均达到了博士学位研究生论文水平,答辩委员会委员全体无记名投票通过论文答辩,建议授予博士学位。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